“秋千”潮俗又称“千秋”。昔时乡村有一习俗,如喜添男丁,正月初一合搭秋千棚,摆喜酒请人,有“添新丁长寿千秋”的祝颂之意。潮汕地区还有着一个独特的习俗——荡秋千。中秋之夜的荡秋千,要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单双座...
元宵夜吃甘蔗是潮汕地区世代沿袭的传统习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江东镇红砂村的蔗林,在甜甜的蔗香中过佳节,庆团圆。早上六点多,江东镇红砂村蔗农洪伯便来到蔗园里忙着浇水,种蔗,开始一天的劳作。蔗农洪秋福:二三月就种,用蔗尾种截...
在潮州,民俗活动很多,其中一个便是劳热了。所谓劳热,跟字面意思上有很大的区别,这是用潮汕话所讲的活动,即在每个村每年都会举办的活动,大多都在春节后举办。一般来说,这个活动会持续两到三天,但在春节后那十几天,几乎每天都有村...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因此日恰是三秋之半,故名曰:中秋。饶平有中秋拜月娘、烧瓦塔、燃烟堆的习俗。中秋之夜,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见月亮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扎上绣满祥禽瑞兽、富贵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净的水果、月...
清明节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承上启下缅怀先烈为国牺牲;缅怀先祖创大业福荫晚辈子孙。在饶平中部山区的清明、七月半普称“鬼节”。因此,为过好清明节,相传,节前各地农村普遍备好祭拜先烈先祖的大量粿品,到市场购买或自养三鸟...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百”是一个重要的数目,被涂上了浓重的文化色彩。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许多时期它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数目,而明显地含有“圆满”、“完全”的意思,“百喜”、“百福”。“百禄”、“百寿”中的“百”都是如此。因此...
潮州铁枝木偶戏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铁枝木偶的偶头是用红泥塑成。晒干后烘烤定型。再涂上防水的颜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份画成各种人物的脸谱,演出时穿戴上不同的装束,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戏曲人物。表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