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是潮州人过端午节的“重头戏”,节前,各地便组织健儿们下水训练,而龙舟的下水仪式更是异常庄严、隆重,先将龙头“请”出,安放在木舟前方;把一把佩剑用红绳系在龙颈处,象征着战无不胜;用五种树枝扎成“龙尾”,每一种树枝表达...
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北距潮州城区16公里,南距汕头特区26公里,方圆1.5平方公里,它始创于宋,围寨于明,繁盛于清,它见证了潮汕地区从农耕时代到商业时代的历史变迁。正月十六日舞龙更是当地逢年过节最为隆重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
潮汕地区春社赛大猪历史悠久,正月十一日潮安区彩塘镇华美春社祭神的全猪阵可算是潮汕第一了。一头头作为祭品的近千斤重大猪跨在一米多高的特制竹架上,猪头结红绸、猪身上还驮着一头羊、口含大吉、耳朵还挂着金耳环、脖子上还挂着小指粗...
正月十六晚,磷溪镇溪口村以独特的民俗——“穿蔗巷”来喜庆元宵佳节。当晚,7个自然村家家户户拿着一棵挂上灯笼的甘蔗,站在村巷两旁形成一条长长的“蔗巷”,迎接近千名村民组成的游行队伍从“蔗巷”穿行而过,村里的男女老少有的穿新...
潮州人对父母的称呼,除城市外,广大农村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很少称呼为“爸爸、妈妈”的,绝大多数叫“阿叔”、“阿伯”、“阿婶”或“阿姨”。这在外地人听来会感到奇怪或误会,而在潮州农村中已成为一种风俗习惯。直至现在,农村人...
饶平布马舞始于宋末元初,流传于粤东各地。以布马为道具,以“抖鞭走马”、“跳转身”、“抽鞭纵跳”等为主要动作,以“长蛇开阵”、“闯跳四门”、“传花编索”等为主要队形,伴以潮州大锣鼓乐,气氛热烈、场景壮观,适合广场表演。饶平...
三饶饤桌习俗是随着古时中原南迁移民由福建进入广东时传入的。饤桌进入三饶后,当地人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已的特色。由于历史上的不断演变,饤饾传入古城三饶已近700年的历史,三饶本地人都称为“饤桌”或者称为“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