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梁化镇在该县宣传部门和梁化镇龙形拳弟子等努力下,日前成功获授“广东省龙形拳之乡”称号。据悉,梁化镇龙形拳在该镇已有150多年历史,目前已传承至第八代弟子,在全球已有龙形拳弟子10万余人。
梁化龙形拳源自南少林龙形拳
据梁化龙形拳第四代传人林国柱介绍,梁化的林家武馆由龙形拳宗师林合在150多年前创办。1850年,福建少林寺的避难和尚黄连矫来到梁化,他在一位长者的陪同下到梁化的周苏林拳馆看人练武。看后,黄连矫对长者说,这些人功夫都很过硬,但马步等基本功还有待改进。几位年轻人听黄连矫出此言语,又见他年过半百且身材瘦小,便要他赐教。黄连矫深知此时如不跟他们比试一下,以后就难以在梁化立足,于是谦逊一番后,便摆开架势,几下功夫便令这班后生一个个都跌倒在地。在场学武但未出招的林合见了十分佩服,就此拜黄连矫为师。
几年后,有一位道人从罗浮山下山购物,到惠州西湖边看见林合正在练武,而且林合练的马步与他的师傅一模一样,十分惊讶,便上前询问,两人一对话,方知各自的师傅原为福建少林寺师兄弟。于是林合与道人一起上罗浮山拜广进禅师为师,继续练习龙形拳。经过三个春秋的勤学苦练,林合的武艺更加高强,掌握了更多的绝技,还学到了广进禅师的神效跌打驳骨医术。
经两位少林先师精心传授龙形拳要诀,林合武功大有长进,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林合在梁化林家武馆广授门徒,共有100多人。之后,龙形拳代代相传,直至第八代传人。150多年来,龙形拳盛行于惠州、深圳以及香港、澳门等地,还传至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各国,弟子达10万余人。
不分地域免费收徒传授龙形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梁化龙形拳第五代传人温国生扎了一个马步说,他扎的马步叫子午马,子午马要求下颌对膝、膝对脚尖,并成一直线,这种马步在外面几乎失传。据了解,南少林龙形拳共有264个不重复的招数,各种套路的名称包括龙形十八摩、龙形二十四度断桥手、生龙活虎、严桥、猛虎跳墙、四门挑打、鹰抓、单刀匹马等。配合使用兵器主要有少林双头棍、长棍、九下手棍、大刀、双刀、单刀、耙头、锐针、盾牌(藤遮)等。除扎马步外,温国生对龙形拳和各类兵器都能熟练使用。
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武术文化,温国生除了积极筹建“惠东龙形拳协会”外,还在惠东县城筹建了“惠东龙形拳武术馆”、“传统武医养生堂”。为吸收更多弟子学习南少林龙形拳,温国生免费收徒,而且不分地域,还在网上发帖,广招南少林龙形拳习武爱好者。目前共有徒弟30多名,这些弟子大部分来自本地,还有一些来自黑龙江、河南、湖北等地。为解决授武费用,温国生在继承跌打驳骨医术的基础上,独创抓筋疗法,在从化和惠东县城等地开设传统武医养生堂,对颈椎、腰椎增生及腰椎间盘突出等患者进行治疗,行医所得收入全部投入到传授弟子上。
计划今年在部分学校传授龙形拳
惠东县委宣传部领导和温国生都认为,要进一步扩大龙形拳影响,必须立足本地。“我们有个计划,在今年初步实现龙形拳进入课堂。”温国生说,梁化镇成功获授“广东省龙形拳之乡”后,当地许多青年爱好者纷纷加入学习龙形拳行列,近段时间以来仅在梁化镇就增加了10多名徒弟。利用这个有利时机,他将争取得到当地宣传等部门支持,计划今年在部分学校的体育课中将龙形拳免费传授给学生,力争在本地乃至海外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