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地方产业
<
中国古村落-范和村


“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中国古村落”等荣誉,让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弥足珍贵的古围村熠熠生辉,而该村56个姓氏共1.2万多名村民和谐共处更是难能可贵。挑选有兴趣的小学生从小开始培训,继承范和渔歌,传统文化在心口相传的客家渔歌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人,这是歌,这是古乡村,这是范和,也是“和范”,和谐的模范,是惠东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村民之间很少有矛盾


  范和村位于稔平半岛,系惠东县五大渔港之一,也是粤语、客家、闽南语三大语交汇之地。目前,该村内有两大语言,以客家、闽南语为主。该村党支部书记吴桂申介绍,如今,范和村共1.2万余名村民,分为56个姓氏。一般来说,有几千人的村子已经算是大村了,而范和村堪比一个城镇,那么56个姓氏是如何和平共处的呢?“以和为贵,这是我们心口相传的秘诀。”吴桂申回答。范和村最早由高、郭、王三大姓村民开村,该三姓氏先人无限包容,随后53个姓氏的先人先后进入,才有了范和村如今的兴盛。


  村民以和为贵的传统是有一段历史的。范和村公益理事会秘书长高周兴老人告诉记者,这段故事发生在清朝。当时,范和渔村里有一座妈祖庙,一次山洪暴发,将庙里的妈祖像冲到了海里,漂到了附近的巽寮凤凰池,卡在岸边的石缝里。当地村民发现了妈祖神像,想方设法想要取出来,均不成功,只好就地叩拜。后来,当地村民在原地建起庙宇,就是今天巽寮渔村的凤凰池妈宫。


  有一次,范和渔村的渔民到巽寮渔村焚香叩拜时,赫然发现庙中供奉的就是范和渔村丢失的妈祖神像。高周兴说,当时范和渔村的村民反映强烈,要求把神像迎回,巽寮渔村人当然不愿意,因此发生争执。最后,双方商议以和为贵,每年农历五月初二范和村民把妈祖神像迎回范和看龙舟,农历十月十五,由巽寮渔村渔民请回过年。而这一协议,一直传承至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二,是范和最热闹的。”与别的村尚且如此宽容,何况是对本村村民呢,吴桂申说,村民之间很少发生矛盾,都是和和气气的,如果发生一些小摩擦,也会找到村委干部协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