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潮汕地区的重要战役和起义-排金山大捷

1930年,大南山红军四十九团,在老区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援下,以少胜多,粉碎了国民党独立第二师师长张瑞贵的围剿。这年4月的排金山战役打得十分出色,歼灭了大量敌军,成就了潮汕革命历史上的一次红军大捷。

1930年春天,潮阳县委常委、县农会主席张炳奎叛变投敌,张瑞贵如获至宝,委任他为“潮普惠三县剿匪司令”。张炳奎向张瑞贵献策说:“大南山红军乃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师座只要集中优势兵力,匪患可除,炳奎当率地方武装,配合国军作战。”张瑞贵采纳张炳奎的计谋,在1930年4月28日,派戴菊率领一个团的兵力,并由张炳奎集潮、普、惠三县地方反动武装2000余人,气势汹汹,分兵从家神岭、三路埔、荫石,向大南山进发,直扑林招村红军司令部。当时,红军49团700多人,奉东江特委命令驻扎于大南山牛角丘(现水头、水尾二村)团长彭桂早有准备,布下天罗地网,寻机歼敌。林招村后在海拔400多米的排金山,排金山对面是海拔500多米的旗山和雷岭峰,这里是大南山的屏障,地势十分险要。彭桂团长率领部队抢登排金山后,以第二营营长陈伯虎率部扼守排金山,正面迎敌,以第一营营长黄柏梅负责左翼,第三营营长林君杰负责右翼,以特务连负责左翼警戒,同时调集赤卫大队协助,负责堵截普宁、惠来增援之敌。4月29日凌晨4时许,张瑞贵之戴菊团发起进攻,集中猛烈炮火向排金山狂轰,第二营沉着应战,早晨7时多,敌人继续增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我阵地逼近,红军二营五连连长赖侠见形势紧迫,一马当先,率领所部抢占有利地形,用机关枪向敌人扫射,我军战士在部分敌军逼近时,奋起与敌肉搏,敌人伤亡惨重,只好撤退。稍刻,敌人又复派精锐数百人,疯狂向我军阵地冲来,我军越战越勇,奋起反击,一时浓烟密布,杀声震天,战斗十分激烈,黎标、朱园、刘香三位连长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带头冲锋,壮烈牺牲。

下午3时,战斗仍很激烈,红军驻在雷岭下厝仔村的47团300多人,在团长陈海云和政委陈开芹的指挥下,会同刘明合游击大队及大南山各乡村赤卫队,在排金山对面雷岭峰下锣鼓水与孩儿坐轿的地方对敌人发起攻击,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奋勇杀敌,老区群众运送弹药、送茶送饭,救治伤员,军民同心协力,斗志高昂。敌人腹背受敌,进退维谷,胆战心惊,纷纷溃逃,我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这一仗,共击毙戴菊团官兵387人,俘敌62人,缴获枪支280多支及弹药,军需物品一大批,大大鼓舞了军民斗志,东江特委发表贺电,称赞大南山军民团结战斗获得对敌斗争的巨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