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全面提升全民灾害风险防范能力,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全民防范”的浓厚氛围,我市持续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六进”活动。
一、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机关活动
5月8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红十字会在局二楼会议室举办“红十字会博爱周”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班,组织市森林消防大队、市神鹰救援协会、市暖阳青年救援协会和局部分干部职工共7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了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邹媛作主讲老师进行现场教学,采用现场授课、操作演示、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详细讲解了现场心肺复苏(CPR)技术、自动除颤仪(AED)的使用等急救知识,重点强调应急救护“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在实操练习环节,讲师手把手指导学员练习,并纠正操作错误的地方,让学员们真正掌握急救技术要领,提升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大家都深感获益匪浅。
二、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校园活动
5月12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会同阳江市应急管理局、阳江市教育局、阳江市消防救援支队、阳江市红十字会等单位走进校园——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工作人员现场开展消防知识科普、心肺复苏术演示、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技巧等安全知识宣讲,并通过互动问答环节,让广大师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互救的能力。
5月12日,以“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为主题,市第一中学邀请阳江市地震学会讲师、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教师邹光裕为广大师生开展了一次防灾减灾专题讲座,系统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邹光裕讲师首先介绍了我国将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的背景,回顾了古代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大地震事件,还讲解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分类、灾害以及阳江地区的地震特点。他重点强调了地震的避险原则、不同场景下的避险方法、自救与互救技巧,并通过小测试互动,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活动
5月12日上午,阳春市应急管理局同时联合市疾控中心、市红十字会、市科协、阳春爱心献血点、市禁毒协会在市中心广场开展防灾减灾临街宣传活动,活动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进行安全知识讲解、热情解答群众的难点疑点问题等,不断提升广大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5月13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单位在春城街道办文化站举办“春州大讲堂”第51期暨“全国防灾减灾日”专题讲座,周边社区居民40多人参加活动,积极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活动邀请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刘学军以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文字图片,通过视频短片,详细介绍了预防暴雨、台风、山体滑坡、雷电等自然灾害常识,帮助大家学会“排查身边灾害隐患”,科学处置,化险为夷。丰富的内容使大家感到受益匪浅,引起大家的共鸣,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农村、进企业活动
5月14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联合马水镇政府开展防灾减灾街头宣传、防灾减灾宣传进农村和进企业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安全咨询台,为群众提供“面对面、零距离互动式”咨询服务,通过派发小册子和宣传单张等资料,广泛宣传了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防雷、地质灾害防御、安全转移方面的防灾减灾知识,现场氛围浓厚,吸引了大批群众围观咨询。活动共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手册1000余份,现场受理群众咨询160余人次,强化了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自救互救技能水平,营造了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宣传良好氛围。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推动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六进”活动,针对暴雨洪涝、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地震、雷雹大风等自然灾害风险,加强极端性灾害天气的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推动防灾减灾宣传常态化、长期化、长效化。(图/文 刘学军)
来源: 阳春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