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次打次动次打次”
星期六的早上
端州区文化馆的二楼培训室
传出了激昂的鼓声
原来!是因为
端州区文化馆
2019总分馆联动秋季架子鼓公益培训班
那么
学习架子鼓
有哪些入门知识需要学习的呢
接下来
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一 架子鼓的历史
架子鼓又称为“爵士鼓”,起源于美国,诞生于20世纪初,是由黑人自娱自乐、表达内心丰富情感,所兴起“爵士乐”的乐器。
名字中的“爵士”不是指英国爵位,而是人名,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爵士波·布朗”,是演奏架子鼓的著名黑人歌手。因为他演奏的架子鼓十分出色,演奏的音乐就被人称为“爵士乐”,架子鼓也被叫做“爵士鼓”。
架子鼓在20世纪50年代因为摇滚乐队的出现,其地位再一次提高,随之风靡美国,之后在全世界流行,成为摇滚音乐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摇滚乐队中必有一位会用架子鼓的乐手。
架子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无音高打击乐器,它通常由一个脚踏的低音大鼓(又称“底鼓”)、一个军鼓、二个以上嗵嗵鼓、一个或两个吊镲、一个节奏镲和一个带踏板的踩镲等部分组成.。当然有时因演奏需要会增设一些如牛铃、木鱼、沙锤、三角铁、吊钟,不管增设多少器件,都是由一人演奏。鼓手用鼓槌击打各部件使其发声。爵士乐中常用的鼓槌有木制的鼓棒,由钢丝制成的鼓刷,由一捆细木条捆成的束棒。
架子鼓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手击乐器有小鼓、嗵鼓、吊钗等,脚击乐器有大鼓、踩镲。在此基础上,根据演奏的需要、可随时增减附加打击乐器。在乐队中鼓手掌握着乐曲的速度和节奏等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爵士乐中,鼓手特别需要与其他乐手保持良好的合作状态。
二 架子鼓的记谱
乐谱最常见的是五线谱和简谱,五线谱自然有五条线,我们将这五条线从下往上命名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五线。同理,五线谱的四个间也是从下往上被命名为第一间······第四间。
架子鼓用的就是五线谱,孩子要想学架子鼓,就必须懂得去看五线谱。那么架子鼓怎么看谱?
架子鼓的记谱用五线谱的低音谱表,即F谱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间,小鼓在第三间,耳鼓Ⅰ在第四间,耳鼓Ⅱ在第四线,大嗵鼓在第二间,大立钗分别别记在上加一间,踩钗写在下加一间。架子鼓并无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需要去调定选择。
三 演奏的基本方法
1、小鼓击奏法: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钗,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此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大鼓踏奏法: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3、踩钗踏奏法:踩钗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4、嗵鼓击奏法: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
四 架子鼓的组成结构
架子鼓构造不像是其他的乐器如笛子、琵琶等那么简单,架子鼓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一套架子鼓至少有这六个部分:军鼓、耳鼓(嗵嗵鼓)、低音大鼓、吊镲、踩镲等组成。
(1)军鼓
一般演奏的是歌曲节奏段中的弱拍部分,打个比方说就是“动次打次”里的那个“打”。
(2)耳鼓(高音桶鼓)、低音桶鼓
用在表演激情时,敲打桶鼓会打出一片“嗵嗵嗵嗵”的声音
(3)低音大鼓
用右脚自然平放在踏板上,敲击时脚腕和脚掌松弛自然,脚随踏板上下运动,脚掌不要抬得过高适当踮起脚尖,除连续演奏重音外,脚跟不要离开踏板。
(4)吊镲
用右手,是代替手镲演奏各种节奏,采用直腕式或直扣式,一般有槌头敲镲面,在演奏重音渲染强烈气氛时,用槌杆敲击镲的边沿处。吊镲和高音镲一般出现在歌曲的开头和结尾,还有就是单个小节的第一拍吊镲有时在歌曲进入高潮时会代替踩镲的节拍作用,以增加歌曲的厚度,起到铺底的作用。
(5)踩镲
两片镲片合在一起,由演奏者的左脚控制踩镲的离合发出不同音色。预备演奏时提起左脚跟,开始演奏时脚跟下、脚掌上,脚掌下、脚跟上,脚跟、脚掌的运动必须自然跟随踏板,不可抬得过高或动作缓慢。
以上
便是学习架子鼓的
入门知识
往后
还会有更多的
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噢
敬请期待吧